气力输送设备技术工作原理1
气力输送是一项利用气体输送固体颗粒的技术,迄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被广泛应用于煤炭、电力、建材、化工、粮食等行业。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气力输送几乎都是采用悬浮式的稀相输送。但是,稀相悬浮式气力输送有许多的不足之处,如管道磨损现象比较严重,能耗较高等。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稀相悬浮式气力输送技术的更广泛的应用。因此,研究能耗低、浓度比大、输送管道磨损小、设备性能更优越的气力输送技术引起了众多研究人员的极大兴趣。
20世纪60年代以来,不同领域的学者对密相气力输送的理论进行了探讨,得到了许多有价值的研究成果,出现了形式多样的常规流态化密相和柱塞密相气力输送装置。与此相关的理论研究在其他行业进行得较多,有些还分别被列入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国家基金项目和863计划。而在粮食行业,粮食(包括其副产品)的气力输送理论研究和设备开发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国内外气力输送设备技术的分析比较
压送式仓泵气力输送系统
压送式仓泵气力输送系统是一种以仓泵为主要输送设备的气力输送系统。主要由空气压缩机、供气管路、供料仓、仓泵、输料管路、储料仓及控制系统等组成。
工作原理:物料经供料斗进入仓泵,当物料达到一定高度时,关闭进料阀。此时压缩空气由进气阀进入仓泵,使料、气混合形成料、气流。再打开出料阀,料、气流就可经输送管道送到储料库或其他用料点。压送式仓泵气力输送系统空气压力值为200~800kPa,输送距离可达1000m,输送能力可达100t/h。仓泵是正压输送系统的主要设备,按物料的发送形式可分为上引式(物料由仓泵上部输出)和下引式(物料从仓泵下部输出)两大类。由于仓泵本身无运动构件,故结构简单,磨损小。仓泵的不同结构形式可满足各种浓度比物料和输送距离的要求。
CB型仓泵(上引式)该型仓泵设计有调节浓度比的装置,可达到较理想的浓度比,满足长距离输送。CD型仓泵(上引式)又称流态化仓泵。该仓泵下部增设了流态化板,可促进气、料的混合。在出料管出口处设有二次风调节装置,可调节浓度比。这种仓泵组成的输送系统运行稳定,不易堵管,适用中长距离粉状物料的输送。以上两种仓泵浓度比一般为7~15,属稀相输送,气、料在管道内输送速度快,阀体及管路易磨损。
QJ型仓泵(上引式)其特点是仓泵内气流能完全充入物料。可达到料粒被气包围,促使气、料的强流态化。排料时可自动形成料栓段与气栓段间隔的栓柱式输送。在一定的输送距离内浓度比可达30,系统的输送速度较低,故输料管磨损小。
CH型仓泵(下引式)物料进入仓泵靠自重顺气流进入下排气管,自流排出。该系统适用于中短距离输送,浓度比较高;其缺点是下料不均,长距离输送时易产生堵塞现象。
L型仓泵(下引式)该仓泵增加了流态化措施。压缩空气分三路进入泵体,一路对仓泵内物料加压;一路使物料流态化,另一路通过喷射管输送流态化的物料。
QPB型仓泵(下引式)该仓泵输送物料的方式为喷射式。仓泵下排料管出口处设有喷射器,泵体内设有气化环管及出口部的弧形放料门,该仓泵气、料混合均匀,输送量大;但在出料过程中有忽大忽小出料不均匀现象。
低压压送式气力输送系统空气压力为100~200kPa,输送距离200~450m,系统输送能力30~80t/h。该系统主要设备有空气压缩机、气锁阀、输气和输料管、阀门及控制系统。气锁阀是低压压送式输送系统的主要设备,可将料斗中的物料顺利地送到压力较高的输料管。气锁阀有重力型、气化型及双闸门型等多种形式。低压压送式气力输送系统的主要特点是设备简单,可用计算机程序控制,运行可靠;但由于气锁阀随给料点的增加而增加,每个料斗下均需装1个气锁阀。
负压吸送式气力输送系统是在低于1个大气压的条件下进行工作的。系统内压力为-70~-20kPa,输送距离一般在200m内,浓度比为20~25,系统输送量为30~40t/h。由于系统内压力为负压,故卫生状况好,环境污染小,自动化程度高;但维修费用较高,系统密封性要求高。
空气斜槽输送设备是一种短距离输送的主要设备,输送距离一般小于60m,供气压力3~5kPa,系统输送能力40t/h。物料由供料器进入空气斜槽体内,经斜槽内气化板吹动,形成流态化,沿斜槽向下运动,由出料器输出。该设备结构简单,耗气量小,维修量小,是一种受欢迎的散料短距离输送设备。